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
A.香港问题 | B.台湾问题 | C.中美关系问题 | D.钓鱼岛问题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