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步野 步
周密(宋)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


(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