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4—8题。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 tuó)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的树林,上上下下的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读huì 鸟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向天空离开树林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摘自《童年的牧歌》)
(1)文章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开头有什么作用?
(2)春天的黎明,父亲来到树林边怎么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3)父亲喜欢鸟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
(4)文中写道“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为什么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结尾?
阅读大观园。
我要一本书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里,十二岁时,就跟着父亲乘船出海打鱼。白天,他帮着父亲打鱼或者晒网;晚上,他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他父亲出海捕鱼,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爬上摇晃的桅杆,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好,渔船这才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了,父亲走到他身边,拍拍儿子结实的肩膀,笑着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罗蒙诺索夫摇摇头说:“我不想要。”
父亲问他:“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我要一本书!”罗蒙诺索夫恳切地回答说。
“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吗?”父亲惊奇地反问了他一句。
但是,罗蒙诺索夫仍然恳切地说:“爸爸,我想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海上的浪潮又是怎么回事?……”
他父亲和水手听了都点点头,瞧着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夸奖说:“这孩子真不错,有出息!”
l.给句中画线的词找近义词。
(l)罗蒙诺索夫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 ( )
(2)他恳切地回答说。 ( )
(3)父亲惊奇地反问了他一句。( )
2.读短文,填空。
(1)罗蒙诺索夫是____国著名的____家。
(2)白天,罗蒙诺索夫________,晚上,他____。
(3)船上的帆篷吹落了,罗蒙诺索夫____地爬上摇晃的桅杆,把吹落的帆篷扎好,渔船才恢复了____。
(4)罗蒙诺索夫不要爸爸奖励的____,而要____。
3.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快乐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2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天才,谁是蠢才!”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不知疲倦地发愤苦学。他不仅努力学好学校里规定的所有课程,还经常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星期天,法国学生回家度假,外国学生到各地游玩,徐悲鸿却到巴黎郊外去写生,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老师们深受感动。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衅过的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歧视一(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有志者事竟成:____
争分夺秒:
3.从“我代表我的祖国”“为中华民族争光”“刻苦努力”“发愤苦学”“有志者事竞成”等语句中,你体会到徐悲鸿是一位的画家。
快乐阅读。
天鹅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曼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l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盈-( )高傲——( )
纯洁-( )深沉——( )
2..用“____”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我”被天鹅的美丽惊呆了,天鹅的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请用文中的词语概述。
快乐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身上是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到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权儿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1.将文中描写松鼠外貌的语句用“ ”画出来。
2.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课文回放。
我喜欢坐在窗前,看松鼠表演。它们有的表演高空走树枝,有的表演无伞降
落,有的像舞彩带似的甩动它漂亮蓬松的大尾巴。我曾经注意到一只松鼠,它把尾巴夹起来旋转,左转几次,右转几次,玩了好半天,然后打着它的尾巴旗子一纵一跳地跑过街,到对面树林串门去了。
l.用“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排比句。
2.用“_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