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检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微粒. |
C.检测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种子发芽 |
顶端优势 |
果实生长 |
器官脱落 |
插条生根 |
|
生长素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乙烯 |
- |
+ |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涉及多种激素的作用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2,4-D浓度(mol/L) |
0 |
10-15 |
10-14 |
10-13 |
10-12 |
10-11 |
生根平均值 |
2.0 |
3.8 |
7.2 |
9.4 |
15.1 |
20.3 |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 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枝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A.该实验的唯一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 |
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 |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
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 |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
C.植物的种类不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
D.甲、乙、丙生根的部位分别是X、S、X |
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下图。这个实验能够证实()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
B.顶端产生的“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
C.顶端产生“影响物”不需要光 |
D.顶端产生的“影响物”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