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材料摘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 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行,有的同学情愿意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于2009年9月在沪签订了《推进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今后5年将融资300亿元,推动上海文化创意经济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
请运用经济知识简要回答,上海市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幸福指数是反映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
请问: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请问: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目的?

材料一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
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
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材料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
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熔铸了内容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第一问的回答,试分析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局面。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