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是因为: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点校本《史记》初版问世54年之后,迎来了首次修订本。2013年10月19日,北京、台北、东京、纽约等24个城市29家书店举行了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全球首发式。《史记》修订本的出版标志着受到海内外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进入正式出版阶段。海内外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中华史书典籍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中华史书典籍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史书典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史书典籍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领导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④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 B.爱好和平 | C.勤劳勇政 | D.自强不息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
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5 0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距今5 000多年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距今4 5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夏代后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用一句话表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展示,最恰当的是 ( )
A.勤劳勇敢,不畏强暴 | B.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
C.民族之魂,生生不息 |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