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 )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②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积极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④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我国农村经过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部分地区呈现出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变化趋势有利于()
①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②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④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农业产业化被称为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
A.发展乡镇企业,重视非农产业 |
B.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一并交给农民 |
C.将土地经营权和分配自主权下放给农民,解放农村生产力 |
D.促使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蓝色农业,是水域,以及低洼盐碱地等蓝色国土资源发展渔业和渔区经济,并以此带动水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的相关产业。目前,各地普遍重视开发蓝色农业资源,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品储藏、加工、保鲜、运输、出口和渔用饲料以及渔船、渔网、渔机具等二、三产业的发展。这表明()
A.蓝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结合 |
B.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C.蓝色农业更符合市场机制,更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
D.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之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之所以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因为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
①农民的切身利益②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③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④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产业的升级换代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我国重要的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同点在于()
①两者统计时间通常为一年②两者统计内容都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③两者都是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综合指标④两者都是一国居民在其领土范围内生产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