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省传媒公司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数字革命的大潮,为了促进公司的更好发展,制定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立足自身,采用并购重组、股权合作的方式,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所有制经营;通过机制创新,按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企业增效的优质资源;努力创新业务模式,充分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加强管理,提升竞争力;把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需求作为自己的使命,树立良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该传媒公司是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9部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某校高二(16)班同学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同学甲:网络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到理智上网,网络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好帮手。
同学乙: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不文明信息层出不穷,色情、暴力信息屡禁不止。上网者多为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全部取缔。
丙同学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1)结合上述同学的发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影响。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丙同学这一观点的认识。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
材料一:世博会会徽和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见下图)



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的国家馆通体红色,居中升起、层叠出挑,象征中国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会徽以“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从文化创新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计理念。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9部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某校高二(16)班同学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同学甲:网络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只要我们做到理智上网,网络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好帮手。
同学乙: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不健康、不文明信息层出不穷,色情、暴力信息屡禁不止。上网者多为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全部取缔。
丙同学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1)结合上述同学的发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影响。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你对丙同学这一观点的认识。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
材料一:世博会会徽和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见下图)



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的国家馆通体红色,居中升起、层叠出挑,象征中国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会徽以“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从文化创新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计理念。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如期召开,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规模及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中的“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