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需先对细胞进行盐酸水解,然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分别给涂片进行染色 |
B.选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较易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
某生态系统中含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因子是:
A.蛇增多、鹿增多、草减少 | B.鹿减少、蛇增多、鼠减少 |
C.兔减少、草减少、鼠减少 | D.蛇减少、草增多、鹿减少 |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如果没有接受、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C.将南种短日照作物黄麻北移可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
D.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
某地区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A.W1<5W2 | B.W1>5W2 |
C.W1<10W2 | D.W1>10W2 |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B.群落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C.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 |
D.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
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 |
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 |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 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