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 |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 |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
D.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运用的原理是( )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 |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分布 |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再加入含蛋白质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 |
下列用于鉴定组织中是否有脂肪存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A.碘液、蓝色 | B.斐林试剂、砖红色 |
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 D.双缩脲试剂、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