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 |
B.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的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张飞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
C.《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诗集都是泰戈尔的作品,“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等都是《飞鸟集》里优美而又充满哲理的经典句子。 |
D.《子夜》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对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心活动(包括下意识、幻觉等)作了深入的挖掘,如冯云卿唆使女儿勾搭赵伯韬的心理过程被刻哂得丝丝入扣,把这个所谓诗礼传家的绅士的义和利的冲突,从反感、犹疑到下决心的曲折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 |
E.《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简述题。(二选一)
(1)《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的是哪两人?请简述“两人互吐剖心语”的情节。
(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解救甘果瓦”的情节。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鲁肃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玄德曰:“备兵微将寡,一闻操至即走,竟不知彼虚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耶?”
“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具体指哪“两场火”,请简述相关情节。
(2)“他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他在过道里追上她,把那笔钱塞给她,然后从她身边跑掉的情景。‘啊,那笔钱!’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又是恐惧,又是嫌恶,就跟那时候他的心情一样。‘哎,多么卑鄙!’他也像当时一样骂出声来。”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骂自己是卑鄙的,那笔钱又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境遇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选做()小题
简答题。(选做一题)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张飞见其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
“老将军”指得是谁?张飞为什么要低头便拜并说“言语冒渎”?请简述这件事。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其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运?请简述。
简答题: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请简述这个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2.11)》)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3.3)》)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写一个出自《论语·子路(13.3)》语段的成语。
《论语.颜渊(12.11)》中第一个“君”“臣”“父”“子”的词性都是______,而第二个“君”“臣”“父”“子”则为______。
孔子主张“正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说道:“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名字的意义。”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