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词的上阕写了什么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下阕写“孤愁”,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烟雨楼南宋 杨万里
轻烟漠漠雨疏疏, 碧瓦朱甍照水隅。
幸有园林依燕第, 不妨蓑笠钓鸳湖。
渔歌欸乃声高下, 远树溟濛色有无。
徒倚阑干衫袖冷, 令人归兴忆莼鲈。
注:忆莼鲈:“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荪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世说新语·识鉴》)后以“忆莼鲈”喻思乡或归隐之念。诗的前三联写到了哪些主要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前几联中是否有暗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二两句表现了琴声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赏析。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诗句赏析诗歌主要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回答小题。
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