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赏析
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字,但通篇透露着报春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2)“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雀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错误!链接无效。“湘东驿”即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是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丝缫:蚕丝。缫,煮茧抽丝。
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这首诗开头两句从描写什么入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请找出来并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蒲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州。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①平沙落雁:此为“潇湘八景”之第五首。 ②菰(gū)蒲:菰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蒲亦是水生植物,即苇子,可以编席。③沧州:水边比较开阔的地方,常用指隐士住地。
曲中“山光凝暮”和“雁阵惊寒”化用了谁的哪篇文章中的句子?“天阔孤帆瘦”中的“瘦”字用得精妙传神,请简要分析。
这首散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好事近
赵可
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个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
胆瓶:指花器。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是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