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习题。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溪[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①将已矣。
[注释]①此处借用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东汉严子陵不愿做官,于富春江边隐居。
⑴.“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加以分析。4分
⑵.试分析这首诗最后四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7题。
悟道诗
(宋)某尼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5.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
16.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

17.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最为传神,请加以评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散曲,然后回答1~2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①;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