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在维基百科查到了“洞庭湖面积变化 (以1825年以前为100%)表”,据此分析洞庭湖湖面面积变化及影响这种变化的自然、人文因素。(7分)
年代 |
面积(平方公里) |
变化百分比 |
1644-1825年 |
约6,200 |
100% |
1826-1915年 |
约5,600 |
90% |
1916-1949年 |
约4,200 |
67% |
1950-1978年 |
约2,700 |
44% |
1978-1998年 |
约2,600 |
42% |
1999-2004年 |
约3,900 |
64% |
湖面面积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大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2)在湖泊洲滩上大量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谈两点)(4分)
读图,分析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越开发条件有哪些?
(2)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下列自然条件下,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的两大障碍是________。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A、B、C、D、四个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常年在C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气晴朗的地区,气流多以(上升或下沉)为主,由此判断,两极地区比较_______ (干旱或湿润)。
(4)图中三圈环流中,对热带雨林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是_______环流,目前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国家),其开发与保护备受世界关注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据材料回答
(1)下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 B.做工业原料 |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 D.回收处理 |
①,②,③,④。(填字母)
(2)城市垃圾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多数城市采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保护环境是否有利?答:____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读“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分析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