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2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 “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材料2:几个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1)当新西兰和斐济(东12区)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__。(4分)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伦敦的珍妮观察到太阳方位与下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伊朗区域图,该国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荒无人烟,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该国东北部盛产藏红花,生产的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
(1)根据材料,分析图中卡维尔沼泽含盐较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从地形和气候方面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图中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③地观察到荒漠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②地植被垂直变化现象的成因。
(2)海水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洋流的性质,在①处东部海区绘制一条等温线加以示意(过图中两点用实线绘在相应位置)。
(3)比较①、③两地景观差异的成因。
左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右图为瓦德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断层的总体走向,并归纳其北侧地形特征。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读图分析气候在瓦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 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
(3)该地区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河西走廊建成了风电场,黄河上游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出右图所示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