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
A.100米 | B.200米 | C.199米 | D.150米 |
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山谷 | B.背斜 | C.山脊 | D.向斜 |
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
A.褶皱弯曲 | B.挤压抬升 | C.流水沉积 | D.外力侵蚀 |
下图是世界某两个地区沿34°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0—11题。甲乙两地沿海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A.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 B.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
C.高温、多雨均同期 | D.高温、多雨均不同期 |
下面4幅图,能正确表示D海域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8—9题。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
B.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 |
C.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 |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 |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
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
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右图),回答6—7题。该国丙——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有
A.社会生产力下降 | B.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 D.出现逆城市现象 |
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因崇拜太阳神二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4—5题。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如果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若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选定的登基日期最有可能为
A.3月21日 | B.12月22日 | C.8月23日 | D.9月23日 |
右图为印度东部沿海某城市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力发电厂,其最佳区位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城市附近沿海盛产海盐,一年中海盐产量最大的时期是
A.3—4月 | B.4—5月 | C.6—8月 | D.9—10月 |
该城市所在地形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商品率高 | B.机械化程度高 |
C.生产规模较大 | D.单位面积产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