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而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都提到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争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上有新突破。家庭农场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经营,没有不以农户为主的,农业搞得再好也还是以农民家庭为主,只不过规模大小有差异。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
③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
④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经济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式增长相伴于民营企业的竞争性成长而日渐成熟。据统计,私营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过去10年中保持了年均300%的增长态势。这说明
| A.民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 B.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体地位 |
| C.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力量 |
| D.民营企业应该在各个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
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影响公司经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有
①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
②是否依靠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
③是否诚信经营
④是否坚持公有制
|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8年在中央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这将有利于
①巩固农业
的基础地位
②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 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能够拓宽就业渠道的是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注重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些形式是
①股份制
②混合所有制
③股份合作制
④中外合作企业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