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 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1月1日~17日,中国侨联主办的“五洲同春”文艺晚会在加拿大、美国的六场演出,场场成功、场场精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大陆,还是港、澳、台。这着重说明的是传统文化的:
| A.相对稳定性 | B.民族性 | C.与进俱进 | D.一成不变 |
2009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世界媒体峰会时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主要表明()
| A.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 C.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 D.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应相互交流借鉴 |
2009年9月28日-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
| A.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 | B.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
| C.是各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标志 |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2009年中国进入第三代数字通信(3G)时代。3G的标志性业务包括: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以及视频通话等。第三代数字通信
| A.必定催生社会变革,实现文化大发展 | B.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 C.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和电子等阶段 | D.其本质而言是属于大众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