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正确的打“√”。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
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她微笑的脸上路出淡淡的尴尬。 ( )
2.汽车靠站后再次起动,我没有空闲的手可以拉住横杆,身体前仰后合。( )
3.过了端午节,是一段长长的酷热无雨的日子,室外像一个大考箱。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江南丝稠的光洁绚丽。 ( )
2.景得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 )
3.改各开放谱写的新歌。 ( )
4.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末。 ( )
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1)“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和“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中的“之”意思一样。 ( )
(2)《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 ( )
(3)《守株待兔》中的那个人受到宋国人的嘲笑是因为他想不劳而获,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是偶然的事情,他却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情,太愚蠢了。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攻。 ( )
2.顿时大厅里暴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翻惊人的讲话。 ( )
2.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提。 ( )
3.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综的情况。 ( )
4.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飘离了原来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