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判断。正确的打“√”。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

科目 语文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化及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的句子打“√”,不是的打“×”。
(1)一个像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向我走过来,把我扶起来。()
(2)岩石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
(3)这时,好像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4)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火眼金睛。(找错别字)
(1)红红的落日,酒下金色的光茫。()()
(2)秋风炊起,江面卷起一道道的波良。()()

我会填空。
锋拥而至() 肃然启敬() 扑实敦厚()美不盛收()
拾金不味() 洪堂大笑() 夸夸其淡()语重深长()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妈妈听了,好像不愿与我争执,只是微微一笑,就又去忙她的事了。()
(2)田螺像个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墙壁上。()
(3)它的样子很像背了躯壳的大蜗牛。()

判断,在括号里打“√”或“×”。
(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西游记》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3)“我已经将要毕业了。”犯了用词重复的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