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
|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
|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所谓“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
|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
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指出:“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下面哪一史实可以佐证这一声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B.国共联合赢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
| C.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 | D.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英勇抗战 |
1922年初,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
| A.制定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 B.组织领导开展工人运动 |
| C.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D.确立国共两党合作方针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谈到巴黎公社时,这样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巴黎公社的战士有着英勇不屈的战争精神 |
| B.巴黎公社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
| C.巴黎公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 |
| D.巴黎公社不具备充分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
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
| C.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 D.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