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
1921年,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来到苏俄,后来在莫斯科郊外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哈默的成功与苏俄(联)推行的以下哪一政策有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重工业优先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新能源”主要有( )
①煤炭②石油③电力④核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9世纪中期,促使工厂摆脱水力等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世界市场的扩大 |
B.蒸汽机的改良 |
C.电力的广泛使用 |
D.内燃机的创制 |
“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 在□□□填写的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CHINA’S NEW FACE》的主题文章,封面图片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拿着一瓶可口可乐,面带微笑。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 )
①对外开放融入世界②民众生活发生改变
③市场经济体制确立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