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
|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
|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
|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
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
“三通”。它表明( )
|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
|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
|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
| D.祖国统一的障碍彻底扫除 |
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流原乡,才会停
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
| A.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
| B.“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 C.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
|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
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理,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
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
域。这表明( )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
| 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稳定繁荣 |
| 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的任何地区 |
|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
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
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
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
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有( )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