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
图1998长江抗洪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A.中国先进的生产力 | B.中国先进的文化 |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主要是指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②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③大规模争霸战争不断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项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 |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阶段 |
C.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形成的 |
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 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