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在中央实施的制度,并指出其特点。
(3)材料中“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又实行了什么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四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 ----引自《谭嗣同全集》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对哪些观点?(1分)实质何在?(2分)
(3)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1分)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2分)
(4)材料三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2分)表明了什么实质?(2分)
(5)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1分)论证的实质是什么?(2分)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三次历史巨变”指什么? (3分)
(2)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哪些方面?
(3)概述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4)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三大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哪些问题?(3分)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四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的四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编号②________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编号①、②、③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编号②、③、④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3: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4: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5:“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于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2)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材料5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3分)
(4)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请你谈谈自已的看法。(3分)
台湾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一些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国家与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你认为如何处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