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题可能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
|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
|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
|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
中国叫外交部、民政部等,而日本的中央部委大多叫防卫省、财务省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中央官制名称受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影响比较深刻?
|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
|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
《文献通考》描述宋代官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反映的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 B.重视分权和制约 |
|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D.开始出现重文轻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