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2KI+O3+H2O=2KOH+I2+O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水被氧化成氧气 | B.该反应中水是氧化剂 |
C.每生成1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1 mol | 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下列物质同时含有氯气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 )
A.氯水 | B.液氯 | C.氯酸钾 | D.次氯酸钙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意:HCl与NH3极易反应而生成白烟) (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
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 B.氧化铜、二氧化锰 |
C.氯化钾、二氧化锰 | D.硫酸铜、氢氧化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