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爇①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②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①爇:ruò 烧,点燃。②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⑴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⑵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1)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已离家不远。(2)禁持:摆布。(3)亚:接近。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答: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小重山
陈亮①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②。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释:
①陈亮,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他才气超逸,关心国家大事、古今用兵。
②据记载,唐御史裴质和官妓灼灼有情,裴被召还朝,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8.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略加分析。(5分)
9.词的下阙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抒发情感的?(6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③图。
注释:①段成己,金末正大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③游:即宦游,外出做官。
(1)词的上阙是如何描写幽居环境的?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