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令,选人中式超京官,安石欲使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满,径入都__                    (2)瘠愁苦,身无完衣__           
(3)青苗、免役权追呼__              (4)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__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安石欲使是进②不足辱检讨
B.①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②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C.①王安石知名②取所献利民便物之事
D.①选人中式超京官②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
(2)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
(3)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郑侠对王安石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行十余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及至,又前进。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於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是。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乃弹之僧,正中其脑。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札刀子十余,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於阶下。僧呼曰:“拜郎君,汝等向遇郎君,即成齑粉矣!”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腊。僧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疋,垂泣而别。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生知其盗也,乃之僧弹:弹丸
B.僧即处分从者供帐食之地具:准备
C.五发中之凡:总共
D.以齑饼之环:围绕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 然力足以至
B 郎君自慰安之能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欲请郎君为老僧断 轲既取图奉
D.垂泣别际举世非之不加沮
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僧“欲改前非”的一组是()
①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能垂顾乎?”
②僧但言且行是
③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④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
⑤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
⑥僧送韦路口,赠绢百疋,垂泣而别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
(2)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
(3)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 ①墨:贪污。②倒剌沙:人名。③戾:罪。④别里怯不花:人名。⑤剀(kǎi):切实。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陛下即位诏旨,动祖宗 法:法令。
B.丞相倒剌沙其摧辱同列疾:痛恨。
C.有司具狱,都人肃然趣:催促。
D.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检举。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下吏鹏徙于南冥也
B.起岩新除留台舟遥遥轻飏
C.帝感悟,事得释设九宾于廷,臣敢上壁
D.无所顾忌,上官多不合落霞孤鹜齐飞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风格的一组是(  )(3分)
①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  ②何谓法祖宗耶 ③起岩廷争愈急 
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起岩执不可 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4分)
(2)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4分)
(3)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大命(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食之而不甘:美味
B.其反也,犹哭比:及,等到
C.意者其无身之能乎资:供给
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恣意,放纵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 一项是()

A.江河之水广皆美于徐公
B.平则万物各得其或因寄托,放浪形骸之外
C.鱼在江河,忘其所为生夷以近,游者众
D.盖欲窃之未能也抱明月长终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人之生也/无不同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
B.人之生也/无不同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
C.人之生也/无不同/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
D.人之生也/无不同/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译文:
⑵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译文:
⑶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治,不可登基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致死,无容滥加酷刑’,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与罪。遂固言是实,竞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陛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滥,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谓法司曰:‘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有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难于受谏也。”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若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①阶级:古时官位俸禄的等级。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若恩威所恩所,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比于贞观之初,相又甚远臣所以亲戚而事君者
C.旋海内无虞予在患难中,间诗记所遭
D.但与死罪人君神器之重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太宗喜纳谏言的一组是()
①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②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③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④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杀诛夷
⑤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⑥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功业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B.孙伏伽进谏,唐太宗虚心听取,并对他给予丰厚的奖赏,有人认为赏赐太重,但唐太宗认事出有因,奖赏恰当。
C.戴胄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变了脸色要杀自己的时候,也仍然坚持主见,可以看出戴胄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D.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受到了太宗的赞扬。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3分)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而无以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被:披着
B.人兵戎罹:遭受
C.而无以夺焉夺:争夺
D.卒以他事中:中伤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镇“守正为心”的一组是(3分)
①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②议事确直,世不能容
③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④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
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⑥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镇有一次独自骑着驴外出,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路过山涧时洪水突然爆发,幸亏水流冲进大沟中,他才没有遇难。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准备了礼物看望延请他,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让他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
C.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D.贞元九年,柳镇的儿子柳宗元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的吧?”有关官员将实际情况汇报给他。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3分)
(2) 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4分)
(3) 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