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
B.海陆分布与洋流 |
C.地形地势与降水 |
D.盛行风向与植被 |
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 | B.草原 | C.沙漠 | D.森林 |
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C.昼夜时间等长 | 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
该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下图,完成问题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为北半球,d为南半球 |
B.ab之间的纬度差等于bc之间的纬度差 |
C.a昼长最长,bc昼长相等,d昼长最短 |
D.bd两地纬度值相同 |
太阳高度x与y之间的关系是()
A.x+y=90° | B.3x-y=180° | C.2x-y=90° | D.4x+y=270° |
该图中AO和BO为昏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问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A.20°S 60°E | B.20°S 120°W |
C.20°N 60°E | D.20°N 120°E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地经度是180° |
B.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
C.B地地方时是6点 |
D.O地地方时是12点 |
国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问题。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 B.11时20分 | C.21时20分 | D.23时20分 |
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不确定 |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
A.21.5°至68.5° | B.11.5°至68.5° |
C.21.5°至78.5° | D.11.5°至45° |
该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深度的温度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
B.14:00时在10cm深度处温度最高 |
C.表层温度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cm |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
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确定的是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