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的Q湖流域位于北纬36015′-38020',和东经97050′,-101020′,之间,海拔3192-5174米。据最新卫星资料监测表明,近十几年来,Q湖面积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面积最小,2005年开始湖水面积逐年增大,而且这种增长已经持续保持8年。科研工作者经过多方面资料分析,对Q湖的水量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下表)。
表:Q湖流域水量要素变化趋势预测
年份 |
气温℃ |
湖面降水 (㎜) |
湖面蒸发(㎜)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湖泊水位(m) |
2010 |
1.11 |
413.39 |
966.73 |
401.92 |
149.24 |
3192.80 |
2020 |
1.48 |
407.29 |
975.24 |
397.72 |
153.67 |
3192.66 |
2030 |
1.86 |
401.13 |
983.77 |
390.24 |
157.63 |
3192.35 |
2040 |
2.23 |
394.97 |
992.33 |
382.75 |
161.60 |
3191.87 |
2050 |
2.60 |
388.82 |
1000.91 |
373.26 |
165.58 |
3191.22 |
(1)据上图,概述Q湖流域的地势特征,并指出Q湖水补给的主要类型。
(2)依上表,说明未来几十年Q湖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加强Q湖流域湿地监测研究的重要性。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2: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
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A、B、C、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该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有有利条件。
(10分)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环地中海沿岸图
材料2: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保鲜技术的进步,市场前景更加看好。该地区的“时鲜业”以生产类农产品为主 (2种以上),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有。
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根据法国和西班牙的农业区位差异,分析西班牙发展"时鲜业"的优势。(2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个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65岁)比重及人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省(区) |
沪 |
苏 |
津 |
粤 |
辽 |
鄂 |
豫 |
贵 |
甘 |
内蒙 |
青 |
老年人口比重 |
12.8 |
8.5 |
8 |
7.5 |
6.8 |
6.5 |
6.9 |
5.1 |
5 |
5 |
3 |
人口承载状况 |
0.2-0.8 |
0.3-1 |
0.5-1 |
0.2-0.7 |
0.7-1.3 |
0.9-2 |
>2 |
>2 |
>2 |
>2 |
>2 |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材料三:世界、申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世界 |
中国 |
美国 |
|
人均耕地(公顷/人) |
0.24 |
0.08 |
0.76 |
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据材料二,就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
并分析其原因。读材料三,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3分)
8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70亿人的世界”,这一主题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与思考人口问题,思考人口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任选一个国家说出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简述两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所在国人口增长和社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