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从山东出发,取道燕京,历时两年,西行数万里抵达雪山(今阿富汗)行营。他在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张家口北部地区分布着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但是诸多生态问题相伴而生,引起国家关注。
(1)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丘处机由此西行将面临的困难(至少三项)。
(2)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影响。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
(1) 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_________。(2分)
A.5—6月 B. 6—8月 C. 8—10月 D.10—11月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的气候特点为___。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___度。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向____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的这一天,北极圈内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___时针方向流动。
读“非洲年降水量”图、“甲国地理位置”图,并结合下表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描述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国a河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
(3)试分析地中海式气候的成因、分布规律。(4分)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B, C, 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双选题)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
(4)如果A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