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问题。

“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
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B.受副高控制范围广
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8-19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14-15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灾人口(万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成灾农田(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表1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1~13题。
表1

时间
17日16时
18日
19日
19时
20日
06时
10时
19时
20时
05时
12时
台风中心位置
经度
123.8°
123.4°
121.6°
121.4°
119.9°
118.8°
119.4°
122.5°
纬度
24.3°
24.8°
26°
26.2°
27.6°
30.2°
34.1°
37.1°
中心
气压
(百帕)
960
930
925
930
940
995
998
998

“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韦帕”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

A.17日16时前后 B.18日10时前后
C.18日20时前后 D.20日12时前后

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在浙江南部登陆时,此时上海吹什么风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5~8题。

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图中a、b、c、d四个地区,旱涝灾害最严重的是
A.a B. bC.cD.d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