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
③c处可以看到永久性冰川
④若d地 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三次地震比较

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13日凌晨5时53分。由此可推知海地位于

A.18°N附近 B.72°W附近 C.30°E附近 D.86°W附近

表中所示的三次地震中,智利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主要因为
①震源较深②震级较小③发生在夜间④人口密度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为赣县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差异图,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C.地震、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是

A.①和⑧ B.②和⑤ C.③和⑥ D.④和⑦

气候类型⑦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

图为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沿岸地区
B.大陆板块向大洋板块的俯冲带
C.板块张裂地区
D.地壳运动活跃地带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到海洋水体的物质,被日本暖流输送进入北太平洋。关于该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日本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②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自西南向东北流动
③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④对核泄露污染物有扩散稀释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报道,大地震造成日本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及海拔的巨大变化,个别地区的位移达5.2米。在测量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应为

A.RS B.GPS C.GIS D.GPR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