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人口约1.3亿。
材料三日本的位置示意图
(1)简述日本冬、夏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
(2)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3)日本有50多座核电站,其发电量占本国总电量的30%,是世界核电使用较多的国家之一,分析日本修建核电站的原因。
(4)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事件备受关注,由于受洋流影响,北美西海岸会遭受到核泄漏的影响,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核泄漏引发了人们对核安全的思考,因此日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部分核能,转而发展清洁能源,请写出至少写两种清洁能源
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参与此作用的大气成分是空气分子和。
(2)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云层越该作用越强。
(3)图中臭氧可以吸收,主要分布在层。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层,这些成分对和 均有较强的吸收作用。
(5)综上所述,此图所示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作用。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A处用阴影画出夜半球部分。
(2)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图中四点最靠近近日点的是_______;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________。
(4)由A点到C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____季节。
【环境保护】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2007年工业碳排放地区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述我国华北地区碳排放分布特点。
(2)联系我国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碳排放分布状况的形成原因。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试分析上述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2)如何解决我国的城市内涝,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