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西省太原市2014年9月23日~10月4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统计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 日期 |
9月23日 |
9月24日 |
9月25日 |
9月26日 |
9月27日 |
9月28日 |
| 最低气温 |
13 |
11 |
12 |
14 |
15 |
11 |
| 最高气温 |
17 |
22 |
24 |
25 |
25 |
18 |
| 日期 |
9月29日 |
9月30日 |
10月1日 |
10月2日 |
10月3日 |
10月4日 |
| 最低气温 |
11 |
11 |
9 |
9 |
12 |
12 |
| 最高气温 |
24 |
21 |
20 |
24 |
25 |
24 |
下列日期中,最可能出现降雨过程的是( )
| A.9月23日 | B.9月27日 | C.10月2日 | D.9月24日 |
导致9月28日最高气温较前后两日低的原因可能是( )
| A.太阳高度角小 | B.白昼短 |
| C.云量多 | D.大气污染严重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要敢于叫板世界名城”!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提出的要求。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19—20题。
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 B.改革开放的政策 |
| C.大量的外来民工 | D.香港的产业转移 |
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等级的服务职能,广州的数量一定比深圳多 |
|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
|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广 |
|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
| B.气候高温少雨 |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广大农民弃耕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 |
| B.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 |
| 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
| 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4~15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技术工业 |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11~13题。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
|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
|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
|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
|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
|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
|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
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
|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
| 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
|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