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N2、3 mol H2 |
2 mol NH3 |
4 mol NH3 |
NH3的浓度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吸收c 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 B.a+b=92.4 C.2p2<p3 D.α1+α3>1
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新方法—隔膜电解法,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以CH4—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a极应通入空气 |
B.阳极反应CH3CHO -2e- + H2O = CH3COOH +2H+ |
C.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
D.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了无色气体,则阳极产生的是O2 |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 c(Pb2+)变小 |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NH4Cl溶液中NH4+和Cl-数目 |
B.纯水在100℃和25℃时的pH |
C.完全中和相同pH且相同体积的氨水和NaOH溶液,所需的0.1mol·L-1盐酸体积 |
D.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的![]() |
在反应“X + 酸 化合物 + H2O”中,X不可能是
A.FeO | B.NaF | C.SiO2 | D.C2H5OH |
如图所示,X、Y、Z为短周期元素,且X、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中,Z元素原子半径最小 |
B.X、Y 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相互反应 |
C.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
D.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