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在蓝浦《景德镇陶录》中云:“自古陶重青品。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其后宋器虽具诸色,而汝瓷在宋烧者淡青色,官窑、哥窑以粉青为上,东窑、龙泉其色皆青……”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宋代窑系均崇尚“青色” | B.材料反映出宋代瓷器特点 |
| C.宋代瓷器的品种比较单一 | D.秘色瓷开始在宋代出现 |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
|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
|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
|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
2008年8月8号,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有震撼人心的一幕: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对以上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表述错误的是
| A.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
|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大小篆一隶书一楷书的演变过程 |
| C.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 |
| D.新文化运动倡导简体汉字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某学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年代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 997年 |
2 408.1 |
1 567.7 |
| 1021年 |
2 641.2 |
3 874.0 |
| 1077年 |
2 021.3 |
5 117.2 |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政策松动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
|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
|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
|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