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元前753年,罗马庄严的宗教仪式建立。在建城仪式中展示了朱庇特神对罗马城的祝福。朱庇特神是存在于不同种族之间的神,是法律制度的主宰者。建城仪式旨在实现法所调整的“与神灵保持的和平”的需要。这说明(  )

A.罗马法的内容大多数选自宗教教义
B.此时神权与罗马皇帝的权威相冲突
C.罗马法保证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D.罗马法与宗教伦理紧密相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马帝国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国有财产的保护 B.体现契约至上的原则
C.审判程序较为简洁 D.取决于贵族对法律的解释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出身名门,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18岁时袭封为康乐公,又历任瑯琊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这主要是因为他的:()

A.才能 B.门第 C.品德 D.功绩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这段材料说明唐朝统治者()
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②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
③鼓励群臣直言进谏④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