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道光皇帝曾经说:“夷人远涉重洋,在内地通商贸易,自为牟利而来。但犬羊之性,反复无常,全在……`慑其玩心,夺其所恃。威信既布,各夷自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不徒折服其心,并可柔驯其性。……抚驭外夷之道,柔之以所贪,尤必制之以所畏”。道光帝认为处理涉外司法案件应(  )

A.怀卖远人,法外施恩 B.羁縻外人,因俗而治
C.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D.坚持主权,依律拟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图表是1913—1923年间某学校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造成崇拜孔子票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某校研究性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为体,西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