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3年总统选举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派人纠集打手包围选举会场,高呼“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出院”,直至他足票当选才善罢甘休,而国会在1914年就被袁世凯解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参议院制定,但也被袁世凯废除。这些事实表明(  )

A.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政治阴谋准备不足
B.民国时期政党制度对军阀缺乏约束力
C.中华民国初期没有建立起权力制衡机制
D.资产阶级民主抵不住封建军阀的枪杆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批判思想的推动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甘地 D.爱因斯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