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一项水利工程最初目的是“疲秦之计”,妄图利用这一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事与愿违,却大大有利于秦国的发展。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 B.都江堰 |
C.芍陂 | D.西门豹渠 |
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
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
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点是( )
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 )
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 |
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 |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