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3W……。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多根、钉子、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器材是 。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交流电
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C.实验中,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可以不同
D.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3)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螺钉,下图给出了4种橡皮筋与小螺钉的套接方式示意图,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 。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5)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稳定后,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在____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s打一次点。
②若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1、2、3、4、5点均为计时点,其中X1=0.36cm,X2=0.48cm,X3=0.60cm,X4=0.72cm.则在打2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_____m/s.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已备有如下器材:A.白纸,B、图钉,C、方木板,D、斜槽轨道,E、小球,F、天平, G、重锤线,H、秒表,I、刻度尺,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下面的操作要点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A、B、C三个点,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g取10m/s2).
有两位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以下纸带,所用的电源频率是 50 Hz.试回答:
(1)甲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如图甲所示,从甲同学选取的纸带得出①A、B、C、D是选用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_________s;②试算出打点B时的抽动纸的速度大小vB =_________m/s。
(2)乙同学选取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乙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S4 =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a)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s。
(2)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建议是______。
A.单摆的摆线不能太短 |
B.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 |
C.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
D.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摆动周期 |
(3)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sin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酸膜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cm2
(2)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