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
(1)补充下列歇后语,并选用一个造句。
芝麻开花——(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造句:
(2)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请写出一句有关俗语
(3)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请你写一句环保标语
(4) “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5)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6)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 ”在当今广为传诵,人们常引用来表达 之间的怀念之情。
(8)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诗,其中“ , 。”就高度赞美小草的生命力。
(9)《 》这部作品中有“赤兔马”、“单刀会”、“败走麦城”,相应的人物是 。
(10)每当我来到学校门口我就会看见“ , 。”标语。
(11) “ , 。”这个谚语常用来比喻当事人认识不客观,反而不及旁观之人看得清楚。
(12)这本书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没想到却在桌子下找到了,真是 , 。(填谚语)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我荡舟西湖是就会想起苏轼“ ,
。”的诗句;当我手抚长城联想到孟姜女盼丈夫归来,哭倒长城的凄惨故事,诗人王昌龄《出塞》中“ , 。”的诗句再次跃然眼前。
(1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可他谦虚地说:“ 。”
(15)即将离开母校,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
想对母校说:
想对老师说:
想对同学说:
读下列句子,想象画面,并描述出来。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如盘,光辉朗照。这时候,人们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烛,再把石塔上的小圆洞蒙上薄纸,它们就好像是月亮投在湖面的影子,“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据说,“三潭印月”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1)第一段话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两个问句抄下来。读一读,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想当一棵树,先要学会它的雅量”,这里的“雅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的“雅量”还有很多方面,你能仿照课文第三节写一小段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练习(想象小加再去玩跳马的情形,写下来)。
再来一次
第二天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又玩儿起了跳马游戏,小加也去了。
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