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倡导青少年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青少年要“读好书”,这是因为( )
①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②好的书籍能使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③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2009年7月22日,发生了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这对我国来说是500年一遇的奇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了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1919年的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这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我国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 A.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
| D.认识的对象不会“自言其名” |
2009年11月1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这一发现揭开了太空探索的新篇章,增强了人们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础的信心。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自然界的客观性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④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地被否定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性特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道理有
| A.要坚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 |
|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 D.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