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虽然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有不少短板与弱项。这一关于我国GDP的认识,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主要是

A.认识过程具有阶段性 B.真理是绝对的
C.从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 D.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史记》载: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越之围而收毙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这一兵法启示我们
①人们的准确预见是实践成功的关键 ②要学会在事物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
③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拜嘉欣,能加薪”。一些办公室白领们将自己电脑的桌面换成明星李嘉欣的相片,只因为“嘉欣”和“加薪”谐音。从哲学上看,这显然违背了联系的

A.普遍性 B.多样性 C.客观性 D.相对性

甲乙两人去办事,路遇一河挡住去路,无桥亦无船,只能涉水而过。甲说:“不知深浅,怎能过河!”乙说:“不去过河,怎知深浅!”。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A.实践是否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的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实践是否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