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氧化物组成的分子有Na2O•Al2O3•2SiO2•nH2O,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及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
| B.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
| C.聚氯乙烯中的氯元素可以用铜丝燃烧法、钠熔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
| D.工业上可以NaOH溶液、CS2溶液棉短绒、木浆中的纤维素,再压入酸中得到人造棉、人造丝等合成纤维 |
已知短周期元素(1~18号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
| B.原子序数:d>c>b>a |
| C.单质的还原性:A>B>D>C |
| D.离子半径:C>D>B>A |
将一定量的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a 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2:1:1 |
| B.1:1:2 |
| C.1:2:1 |
| D.4:3:1 |
已知氢气和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2H2(g)+O2(g)=2H2O(l) △H1=-akJ·mol-1
②H2(g)+1/2O2(g)=H2O(g) △H2=-bkJ·mol-1
③C(s)+1/2O2(g)=CO(g) △H3=-ckJ·mol-1
④C(s)+O2(g)=CO2(g) △H4=-d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H=-akJ·mol-1 |
| B.c<d |
| C.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H=-(d-c)kJ·mol-1 |
| D.0.5a>b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图1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
| B.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
| C.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
| D.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会产生一条明显的光路 |
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 = CO32- + 6H2O |
| D.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