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与PQ河段相比,MN河段( )
| A.流速较慢 | B.河道较宽 | C.流量较小 | D.河床较深 |
下列关于甲市7月降水日变化特征和成因的叙述正确是( )
| A.降水集中在白天,白天盛行上升气流 |
| B.降水集中在白天,白天盛行下沉气流 |
| C.降水集中在夜晚,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
| D.降水集中在夜晚,夜晚盛行下沉气流 |
该区域城镇分布集中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
| A.灌溉农业、河流 | B.河谷农业、热量 |
| C.绿洲农业、水源 | D.河谷农业、地形 |
读图6,完成第7—8题。
关于图中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电东送线路之一 |
| B.有灵活快捷的运输特点 |
| C.主要依托城市布局 |
| D.穿越我国三级阶梯 |
下列说法符合图中经济区的是
| A.人口稀疏,交通不便 | B.能源生产以煤炭为主 |
| C.流水沉积,形成盆地 | D.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
图4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图5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据图完成5—6题。
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不足 | B.自然出生率过高 |
| C.外来人口多 |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
该省近几年出现了
肉类品、速冻品、调味品等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逐渐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这反映出该省的变化是
| A.科技进步,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 B.农业比重下降,粮食严重不足 |
| C.城市化提高,城市人口超过农村 | D.经济发展,旅游餐饮成主导产业 |
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图3为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示意
图。读图完成3—4题。
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
| A.副热带高压强盛 | B.单一暖锋盛行 |
| C.锋面气旋控制 | D.准静止锋徘徊 |
为减少沙尘暴发生,应在沙尘源地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 | B.倡导游牧、轮荒制度 |
| C.禁止任何经济活动 | D.调整农牧业结构 |
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港的年平均气温低于丙港 |
| B.阴影区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
| C.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 |
| D.亚热带硬叶林分布最广 |
若全球昼长分布如图2所示时,则该日

| A.北京日出东南方 |
| B.乙地比甲地日出时刻早 |
| C.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
|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
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 | B.使鱼类皆因中毒而大量死亡 |
| C.可能使太湖湖床变高,甚至沼泽化 | D.使太湖的水产养殖业更加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