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8℃/10年。而全球百年增温幅度为0.74℃,中国百年增温幅度为0.91℃。杭州的增温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了。回答问题。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为南半球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1-33题。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 | B.澳大利亚大陆 | C.南美大陆 | D.南极大陆 |
图中所示纬度可能是
A.5°S | B.32°S | C.18°S | D.53°S |
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
B.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东岸位于信风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C.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洋流的影响 |
D.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因西岸有暖流的影响 |
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是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太阳辐射 |
图中内华达山脉东西两侧年降水量1 000毫米的地区相对高度大约是
A.500米 | B.1000米 | C.1500米 | D.2000米 |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27-28题。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
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
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
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24-26题。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b月
A.尼罗河下游正值枯水期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C.我国天山冰川储量较少 |
D.我国阿勒泰地区正受暴风雪影响 |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据此回答22-23题。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