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到来,大家普遍期待秋高气爽,但黄金周刚结束,北京就迎来了严重雾霾。2014年10月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秋首个霾黄色预警,涉及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8日早上6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天津、河北等地均出现霾重污染天气。回答下题。对于此次雾霾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10月7日开始,华北地区逐渐转为稳定天气控制,污染物开始快速积累 |
B.近期北京地区逆温状况严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
C.这次雾霾是受不久前日本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影响形成的 |
D.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本次雾霾形成与部分省市秸秆焚烧有关 |
下列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中,目前在我国切实可行的做法是( )
A.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禁止私家车出行 |
B.出行时佩戴PM2.5口罩,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运动 |
C.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给所有汽车安装过滤器,做到尾气达标排放 |
D.雾霾天气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必须将通过法律手段,让相关部门承担医疗费用 |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 900米处 |
B.南坡海拔2 200米处 |
C.南坡海拔2 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 100米处 |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两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 B.四川盆地 | C.云贵高原 | D.江南丘陵 |
两地冬季气温和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两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 |
B.甲地受暖锋控制,乙地受冷锋控制 |
C.甲地受暖气团控制,乙地受锋面和冷气团控制 |
D.两地分别受来自不同纬度的海洋气团控制 |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
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
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 |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
C.能源、原材料丰富 |
D.环境问题严重 |
读下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图甲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 |
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 |
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弱 |
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 |
图乙所示地区()
A.沿岸有季风洋流 |
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 |
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
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有多种补给水源 |
B.有较长的结冰期 |
C.有凌汛 |
D.含沙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