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 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